来源: 华龙网
三顿饭不用愁,看书娱乐有地方,遇到紧急情况立马有人来帮忙……今(16)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和五通庙村两个互助养老点同时开业试运行,为老人们开启了养老不离家的“一站式”养老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木耳镇以互助养老为主线,坚持“政府支持、部门指导、村委会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点。
两个互助养老点建筑面积共计500余平方米,采取“政府解决一点、村委会自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服务对象出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引入“助老员+志愿者+社工”队伍,开展民主议事、邻里互助、文化娱乐、定期探访、人文关怀、亲情联络、健康理疗、生活照料、志愿服务、紧急救援等服务,制定《互助养老点服务项目》《助老员、志愿者、社工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三堂二室一中心”规定》等制度,旨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倡导建树“邻里和谐互助、结对帮困”新风尚,努力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托、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获”。
笔者在现场看到,两个互助养老点均设置了“三堂二室一中心”,即议事堂、食堂、澡堂、休闲娱乐室、健康照护室和健康呼叫中心,将为入驻老人们提供纠纷调解、餐饮洗浴、健康护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紧急救援等综合性养老服务,以“硬核”的条件保障有品质的养老服务。
笔者在金刚村互助养老点看到,健康照护室是传统的乡村老式“坡屋顶”,仿木地板防滑砖,稻草墙面漆,竹栅栏、蓑衣等墙面装饰,返璞归真的装潢设计悄然散发着老人们熟悉的“家”的味道。澡堂采用了无障碍式设计,放置了浴桶、助浴床、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化的电器设备,为村里的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了“硬核”条件,即使是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也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助浴、助洁服务。这里的食堂既明亮干净又置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跟城里一个样。老人们不方便回家时就可以进来“刷脸卡”吃饭,还能享受到早、中、晚三餐经费补助的利好政策。同时,食堂还可以为经济困难的、失能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木耳镇结合村卫生室现有的设备分别在两个互助养老点设立了健康呼叫中心,向金刚村和五通庙村的空巢老人发放了爱心呼叫器,只要老人有需要,随时可以按下身上穿戴的呼叫器上的按钮,直接联系健康呼叫中心,管理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提供帮助。未来,木耳镇将以点带面向全镇推出该项服务,实现空巢老人健康呼叫全覆盖。
跟城里的社区养老服务站一样,这里重点推出临时托管和日间照料服务。老人可以像小孩上幼儿园一样,白天来中心看书报、健身、娱乐,吃一顿中餐,然后午休,下午在按摩椅上躺一躺,再参与一些棋牌娱乐项目,晚上“放学”回家。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助老员、志愿者、社工们还会提供一些阅读、心理辅导、日常保健等服务。像这样“日托”一天,收费为每天10元。
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老龄化浪潮来袭,“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在完善互助养老硬件的同时,积极弥补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木耳镇给出的答案是:在互助养老点引入“助老员+志愿者+社工”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发动本地村民参与互助养老,推出“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养老模式。
其中,助老员由村委会、村民推荐或自荐产生,主要负责做好养老点日常管理、餐饮、设施维护、清洁卫生等工作;志愿者由村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愿报名,自愿为老年人提供助浴、按摩、送餐等服务;专业社工服务由政府购买、统一安排,主要负责养老业务指导,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团体活动和心理咨询等个案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互助养老点的志愿者多是本村村民或老邻居。过去基于人情的邻里互助,如今转换成为公益性、精准化的服务,付出得心甘情愿,接受得心安理得,既增进邻里和睦相处,又形成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
为激励互助服务,最大限度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提高志愿者工作积极性,木耳镇建立了互助积分制度,根据活动内容进行评估积分,按每分0.1元兑换等价物品或服务。
与此同时,木耳镇还建立了互助养老服务云平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助老员和志愿者积分库,制作了服务台账,为提升试点建设质量、保持常态长效提供保障。 |